随着税收监管智能化、精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税务稽查已从 “广撒网” 模式转向 “靶向打击”,精准定位企业税务风险点。企业若继续沿用传统粗放式的财税管理手段,将极易触发税务预警,不仅可能面临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和罚款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导致企业信用降级,严重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与未来发展。
哪些行业和行为将被重点关注?

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银行、市场监管部门、海关总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等8部门联合行动,形成“信息互通、证据共享、联合惩戒”的闭环。

哪些行业和行为将被重点关注?
一、重点行业
外贸出口行业:不法企业通过伪造出口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报出口货物数量和价格等手段,制造虚假的出口业务,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款。
大宗商品贸易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复杂,一些企业在没有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相互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形成“发票链”,虚增成本、抵扣税款,或者为其他企业提供虚假的发票用于偷税漏税。
医药行业:费用难以核算,容易成为企业虚增成本、偷税漏税的渠道;研发投入较大,部分企业会在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上做文章;还存在一些挂靠经营、过票等违规行为。
电商行业:电商交易的数字化、虚拟化特点,税务机关难以准确掌握企业的真实交易数据,一些电商企业借此机会隐瞒收入、少缴税款。此外,刷单行为产生的虚假交易数据也给税务稽查带来了困难。
二、重点行为
骗取出口退税:除了前面所说的伪造单证、虚报出口货物信息等,还包括一些没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通过挂靠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以其名义进行出口业务,然后骗取出口退税。
虚开增值税发票: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行为。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骗取补贴:一些企业通过虚构业务、伪造材料等手段,骗取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税务严查下
这11种情形查到必罚!
1、所得税收入VS增值税销售额“对不上”
如果所得税报的收入比增值税销售额少10%以上,十有八九是少记、漏记收入,或者拖着没确认收入,税局一抓一个准!
2、库存数据“离谱”
算个公式:(期末存货-当期收入)÷当期收入>50% 账上库存和实际对不上?
大概率是藏了收入没报税!赶紧盘实际库存,和收入匹配上!
3、工资申报“瞎改数”
为了少花钱/多抵扣,故意改工资?
所得税报的工资额 ≠ 个税系统报的数,直接触发核查!工资别瞎动,两边必须一致!
4、收入涨10%,费用却涨30%
收入和费用变动差超20%,税局直接盯上! 费用为啥涨这么多?
得拿出证据说清逻辑,别让税局觉得你“虚增费用”!
5、利润卡300万“蹭优惠”
为了小微企业优惠,常年把利润卡290万、295万?
税局一眼就看穿你“藏收入/虚增成本”,这种必查!别贪这点优惠踩雷!
6、应收/应付账款“超标”
新增应收/应付超销售收入80%,赊销、进货的钱往来肯定有问题!
要么藏了收入,要么票据有猫腻——赶紧理清楚款项的真实往来!
7、预收账款“占比太高”
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超20%,是不是货发了没确认收入?
漏报收入=偷税,现在就按实际情况补报!
8、其他应收/应付“爆了”
其他应收款超销售收入80%?税局会认定是“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直接让你补税!
其他应付款长期挂账?也会被怀疑藏收入!
9、支出和业务“不搭边”
公司没车却有大额加油费?做贸易的却有大笔“咨询费”?
这种和业务无关的支出,税局一看就质疑!每笔支出都要留凭证、说清用途!
10、常年亏损还“硬撑”
连续几年亏损,却正常运营?税局会认定你“藏收入、虚增成本、转移利润”!
赶紧准备亏损证明(行业下行、前期投入大等)!
11、税负率“偏离行业”
长期低于/高于行业平均税负率,税局直接标记你!
定期自查税负,别让自己成“重点关注户”!
这些税务风险点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定时炸弹”,企业务必高度重视,及时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从业务源头规范财务处理。擎天全税通畅税无忧AI风险自查软件是一款以AI技术为基础的一站式企业税务风险检测工具。基于企业授权,该产品可结合独有的财税数据分析模型和海量风控规则库,智能生成专业风险报告,并针对性提供专业解决方案,有效避免潜在经济损失和信誉风险。

全流程风险扫描
①覆盖出口退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100+风险点,支持关单未申报、敏感货源地、货物流向异常等深度排查;
②随政策自动更新阈值(如“出口至毗邻风险国家”“印花税申报异常”),实时更新动态指标库。
智能分析引擎
①结合AI模型与风控规则库,交叉分析财税报表、进项发票、关单等数据,识别异常模式;
②支持从宏观统计(如行业税负率)下钻至单张发票/关单明细。
供应商信用风控
①集成天眼查、企查查等接口,批量检测供应商欠税、经营异常等风险;
②一键导出高风险供应商清单及证据链,生成信用报告。
合规赋能工具
①自动生成风险评分、处理建议,适配内审或税务沟通场景的风险报告;
②灵活对接电子税局、敏捷云等外部数据源,减少手工整理。
税务稽查都查哪些内容?
旧账可以翻多少年!
税务稽查到底是为何查?都查些什么?翻旧账能翻多少年?

税务稽查实务中,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最初确定的检查期间通常会设定在3年以内,但是会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检查期间,总的来说,税务机关翻旧账,有3年、5年、无限期的三种情况。
根据《税收征管法》规定,如果你们公司是因为计算错误或者没有申报,造成没交或者少交税的,税务机关可以追征3年内的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到5年。
如果是税务机关的责任造成的,那只能要求你补交3年以内所欠的税款,但是不能加收滞纳金。
如果你们属于偷税、抗税、骗税行为,那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地追缴税款。都记住了吗?当税务稽查来的时候,你就可以用期限条款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了。
首先,税局并不是想查谁,就查谁。税务稽查有严格的法定程序。税务稽查的稽查对象来源,有四个方面。
1、“被抽查”。我们每一个企业的名字在税务稽查的系统里有一个“数据库”。在有税务稽查任务的时候,就会从数据库里进行抽,形式类似摇号,抽奖。
所以,无论你企业多老实,多规矩,你都有可能被抽中。另一方面讲,如果你真的有违法偷税的嫌疑,也有可能抽不到你。
2、“被举报”。目前通过中国裁判网中对应企业被稽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非常多的案件均来源于“被举报”。
3、“被分析”。税局系统对企业涉税数据进行分析,会得出一个企业经营异常的判断,这一类企业也会被放到税务稽查“异常企业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里,你被稽查的概率就非常高了。
4、“被关联”。也就是被其他行政机关转办,交办等形式关联到的税务稽查。或者是跟你有业务往来的公司被查到偷税漏税等财务问题,你公司也会受到税务稽查。
税务局税务检查一般是每年的3月-12月,日期并不固定。当然如果通过系统判别你有问题,那么税务稽查组也可能上门检查。
以下三种情况,税务机税务机关就有可能随时来检查:
1、发票管理系统发现某个单位的发票用量明显增多;
2、税负较上月相比较变动率超过正负30%;
3、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20%的时候等。
(一)“看”企业收入
企业如果少计销售收入,或隐匿部分销售收入,那金税三期或即将来临的金税四期会——
1、通过成本和费用来比对你的利润是否为负数;
2、比对你开具出去的发票,收到的货款数额以及卖出的商品;
3、通过大数据,查询与你交易的下游企业的相关账本数据,比对是否存在异常;
4、通过比对同行业收入,稽查是否存在异常。
(二)“观”企业成本费用
企业存在以下行为要小心了——
1、长期购进原材料或商品时暂估入库;
2、购进原材料或商品为了价格低一点而不索要发票;
3、计提了费用而迟迟没有费用发票。
4、差旅费、加油费、会议费等费用异常
(三)“查”企业库存
金税三期及即将上线的金税四期,企业库存会进一步的透明化,企业进多少货,出多少货,还剩多少货,可能比你自己还清楚,如果库存账实不一致,企业务必引起重视,及时查找原因。
在此提醒企业一定要做好存货管理,统计好进销存,定期盘点库存,做好账实差异分析表,尽量避免库存账实不一致。
(四)“监管”企业银行账户
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已经纳入到了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实施信息共享及核查通道。
税务局、银行等机构可以通过系统核实企业纳税信息及纳税人营业状态等情况。
企业如果存在以下异常情况的,要小心了--
1、企业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大于收入80%、应收账款长期为负数;
2、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收入80%;
3、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记入收入、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
4、当期新增其他应收款大于销售收入80%。
(五)“算”企业应纳税额
1、增值税收入长期大于企业所得税收入;
2、税负率异常;
注意了,以下几种情形,企业非常可能被查。
(1)企业税负与本企业不同期间,与同行业其他公司对比,变动异常,过高或过低。
(2)税负率与企业的开票情况、取得支出发票情况差异过大。
(3)企业的进项变动率远大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4)在水、电等能耗变动不大的情形下,税负率差异过大。
3、企业大部分员工长期在个税起征点以下;
4、员工个税申报表中的工资与企业申报的工资不一致等等。

